大埔-石刻、聚落、家族 文/林金炎

 

馬祖的最南端是東莒島,該島最南邊的一個漁村叫作「大埔」。大埔有一塊三級古蹟叫作「大埔石刻」。

大埔!從靜靜聚集成村的時間不過百來年,最繁盛的時期,村民也不過40來戶,但卻繁華一時;而當榮景不再時,村民卻悄悄地離去了。大埔!再度歸於寧靜。多年後,卻因著鄰近的一塊勒石,讓大埔再度地聲名大噪。

這一塊勒石,橫躺在大埔,紀錄著明代一段《倭患演義》。如果您到此地一遊,聽聽當地導遊娓娓道來,明朝萬曆年間,由把總董伯起「東湧(東引)偵倭」,到次年參將沈有容「東沙(東莒)俘倭」的故事,包您聽得如癡如醉,印象深刻。

而故事的主配角們,有大陸連江「小埕水寨」軍官韓仲雍、黃承玄、沈有容,有刻石記事的董應舉待郎和其宗孫董伯起,外加日本長崎藩主經商重臣的明石道友、桃煙門等倭群。

明神宗萬曆皇帝,年幼登基,後期宦官當權,國事日腐,在同時期的日本國也是軍閥混戰,長崎德川家康的家臣奉命遠征東蕃島(今台灣),演變出這則石刻的故事。故事中的主角沈有容是歷史上到過台、澎、金、馬的第一人,隨他來到東番的連江人-陳第。他寫了一本《東番記》。是研究台灣的第一本史料書籍,而撰稿敍事刻字的董應舉侍郎(連江縣琯頭龍塘堡人),是萬曆進士,母親馬氏長樂潭頭嶺南人,他則是研究當代海防的第一人。對明朝政府海防多所建言,他與陳第又是一對忘年之交的罵友。而董應舉在大陸連江開闢的青芝山(又叫百洞山),今儼然已成福州十大勝景之一,在台灣新北市新莊區的大眾廟,也祭拜董應舉公呢!

再談「大埔」,居民都是在清末民初由福建長樂潭頭、金峰、鶴上、梅花島一帶移入這塊新天地的。長期以來因著海禁之故,限制居民外移,但禁著自禁,來者自來,移墾的住民祖先,他們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,在大埔澳口搭寮棲息,漸成村落。漁家過著耕田牧魚的生活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勤儉持家,與世無爭,是一個和諧的小康漁村。

「老頭山」,沿著村西逶迤南去,形成該村得天獨厚的一道屏障,擋住了冬季西北風的寒流。而大埔天然港灣則擁有豐富的海岸資源,峽灣與南面的林坳雙嶼,情繫相連。站在「大埔涼亭」望去,煙波浩渺,漁帆點點,海天間仿如一幅畫卷,徐徐展開,引人無限遐思,倘徉於大埔海天之間,心曠神怡。

站在港旁的「白馬王廟」廣場凝視,漲潮時分凝視大埔峽灣,波浪滔滔,洶湧澎湃,傾聽猶如戰場的砲聲跟戰士吶喊聲,恍如置身古戰場。而東邊「旺俤坑」旁小平原,更是往昔荷著鋤頭的農婦,伴著「倪仔」砍柴火,累了仰臥田埂石旁,靜觀白雲在天際飄忽,或深秋黃昏,皓月當空,銀光瀉地,漁家婦女田野賞月,詩情畫意,意境真是美極了。

繼而行至村落小徑,每一古厝都在細說著一頁頁的滄桑;每一處殘垣斷壁和頑石朽木的背後,都有著活生生的生靈存在。彷彿向我這位出外的大埔人傾訴;想與我心靈交會。而我佇足:用眼尋找;用耳聆聽;更用心靈感受那一扇扇門、一道道土牆背後的嗚咽。

曾經有一度這兒是海商的天堂。商貿魚貨非常發達,網竂、漁船、鴉片館,村落榮景可期,是什麼力量讓大埔沒落?是實施戰地政務嗎?是以南竿為政經中心的軍政領導體制而忽略了它的存在?大埔就註定是馬祖的邊陲嗎?大自然在主宰著命運的起伏,星移斗轉,企盼新一輪的大埔人誕生、成長與茁壯。

做為大埔人是很自豪的,這兒成長的每一位大埔人都有「大埔風骨」、「大埔氣度」,自小就練就了出外獨自打拼的毅力,我們沒有太多的奢求,出外幹活,憑藉自個聰明才智,闖出一片天,一代又一代的大埔人,在異地不也是各個生活精彩豐富!。

(本篇發表於福建省省政紀要第十六輯2013)

 

◎資料來源:馬祖日報

建議使用Chrome 瀏覽器 最佳解析度 1280*1024 監造者:連江縣政府教育局
地址:馬祖南竿鄉介壽村76號 Tel : 0836-22067 FAX : 0836-25582
URL: http://www.matsudialect.org/
COPYRIGHT (C) 2020 DESIGNER:KIWI MUSIC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