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語言教學 馬祖童謠 母語表演成果 鄉土文學 母語線上廣播 回首頁 聯絡我們 馬祖地圖 北竿鄉志 東引鄉誌 莒光鄉志 連江縣政府鄉土教育資源網 連江縣政府教育局

面前樹——黃槿的故事/游桂香

 

 前二天在馬祖資訊網上讀到陳高志老師的「方言講古」,提到一種美麗的樹,可惜他提到的卻是與不美麗的事有關,不過,勾起我一些童年回憶,也想野人獻曝,與大家分享一下。

 陳老師所說的「免蟲樹」是「黃槿」,是一種常見的防風樹種,開黃色的花。它的馬祖話發音應是「面前樹」,陳老師誤稱「免蟲樹」。馬祖話的「面前」就是所謂的「伴手禮」,早年馬祖人情味濃厚,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動非常講究禮數,沒有「面前」是很失禮的(大家可以體會一下「面前」的語意),去過山做人客絕不空手兩串蕉,但又沒錢、也沒地方買什麼「喜年來蛋捲」「高岡屋海苔」,常常是主婦們親手做的「米時粑餅仔」之類的傳統小點心,製作時用黃槿葉舖在箄或蒸籠上再放上食物炊熟,冷卻時才不會黏在箄或蒸籠上,小時候,常常被母親「使嘴」去採「面前箬」,我家門前就有一棵,後來被砍掉了。還記得中元節都要做「箬飯米時」吧?現在市場還有在賣的那種,以前就是舖黃槿葉子的,箬即葉子,米時的外表沾上糯米粒,故稱箬飯米時,不是潤飯米時。

 早年在馬祖,紙張是非常珍貴的,用報紙包食物是60年代以後才有的,所以,籃鼓(手提竹籃,文物館裡可見到)裡舖上黃槿葉,點心放在上面,摜出門做人客,這樣的「面前」很見隆情盛意,主人家答禮的時候也是這樣提回來的。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,大約五、六歲時,和祖母一起去她姐姐家(前環保局陳秀華局長家)作客,被留住三天後回家時,就是這樣一籃他們家自製的豆渣餅提回家(他們家早年是做豆腐生意的),那好吃的滋味現在還記得。

 黃槿是闊葉樹,葉片碩大,是被選用的主要原因,所以,在台灣它也被稱作「粿葉樹」。在馬祖,它的用途不僅於此,它的嫩芽稱作「面前芽」(這芽的馬祖話發音居然沒有注音符號可用),小孩長癰(馬祖話叫ㄏㄨㄣˇ針),祖母們就會採來合起來的黃槿的嫩芽,用牙齒咬過,讓它釋出黏液後攤開貼在癰上,它乾了之後會將癰緊縮(馬祖話叫作「抱兜」),此時用力撕起,會連膿頭一起拔起,約二天就癒合,這是我小時候常看見的。

 除此之外,它的樹皮也有用處,從前沒有機器時代,紙箔店請人代工,把切成約1.5公分見方的錫箔用人工一片一片貼在紙錢上,那就是冥錢的「銀」了。錫箔非常非常薄,風一吹就飛了,水一溼就黏在一起分不開了,所以加工過程要非常小心。用刀剝下一段樹皮,削成像粉筆一般的粗細長短,再煮一碗稀稀的漿糊,紙錢一疊攤平在桌上以磚塊固定住一邊,樹皮前端先沾一點漿糊,再去沾錫箔之後把它刷在紙錢上,左手一頁頁的翻著紙,右手一片片的把錫箔貼上去,稱作「督箔」。(督唸作ㄉㄡˊ,馬祖話有「用手來點」的意思,是一種動作很快的點,小時候常玩的一種遊戲叫作「點點督督」)這是以前福澳村許多人家客廳常見的景象,因為紙箔店集中在本村,所以代工者多是本村的女性。動作快的人紙翻得又快、督得又快,只見兩手如飛,沒多久一疊已好了,月底的菜錢、零用錢都有了。

 黃槿開花時真可以用「繁花似錦」來形容,滿樹的黃花,襯著濃綠的葉片,在風中翻飛,那景象,常常讓幼年的我站在樹下仰望,不想離去,偶而一、二朵掉下來,撿起來也是玩具,我們把它的花瓣剝開,摘掉雄蕊,留下它圓錐形的子房,由於它有一些黏液,把它黏在鼻尖,一群小朋友,一邊跑跳一邊互相取笑︰「牛丑姆,去田, 來 去 半爿。」牛丑姆就是蝸牛,蝸牛也是牛但動作慢,所以 了半天只 一半,當然蝸牛不會 田,這只是遊戲。

 黃槿的身世如下︰英文名字Linden Hibiscus,學名︰Hibiscus tiliaceus L. 科名︰錦葵科( Malvaceae?)黃槿屬(Hi-biscus ),原產熱帶與亞熱帶海濱,分佈於中國廣東、菲律賓群島、太平洋諸島、印度和錫蘭等地。多生於海濱地區,是海岸防沙、防潮、防風的優良樹種。

 

◎資料來源:馬祖日報

 

建議使用IE5.0以上版本 最佳解析度 1027*768 監造者:連江縣政府教育局
地址:馬祖南竿鄉介壽村76號 Tel : 0836-22067 FAX : 0836-25582
URL: http://www.study.matsu.edu.tw/
COPYRIGHT (C) 2009 DESIGNER:KIWI MUSIC ALL RIGHTS RESERVED.